close

這篇分享主要會著重在特殊選才這個入學管道,而非針對我錄取的校系,因為我的校系在2021年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特殊選才招生,所以沒有其他的參考資料。我在2021年12月底左右放榜,錄取台師大教育系大約9-10月各大學會陸續開始公佈特殊選才的簡章,每個學校都不太一樣,大家可以上各個學校關注相關資訊。特殊選才的優勢就是高三上沒多久就確定有學校念了~~🥳之後就可以爽爽過完高三準備畢業,讀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可惜我那時候遇到疫情又再度爆發,剛好沒有畢典,開學也沒有新生訓練,延到10月中才能去學校上學QQ

 

先分享一下特殊選才是什麼好了!其實我本來也不知道,應該說輔導課的時候都有聽過,只是覺得特殊選才離自己好遙遠,應該只有很少數的優秀人才有機會,所以完全沒有想過要申請。是當時高三的時候班導大力推薦我試試看,沒想到誤打誤撞竟然就上了~大一剛入學的時候我說我是特殊選才進來的,大部分同學也不太知道那是什麼嗚嗚......所以這篇分享主要想要鼓勵大家多多嘗試,申請看看也無妨,如果幸運錄取了那就是賺到了啊‼️‼️ 而且我覺得完全有資格這麼說,因為我絕對也不是那些少數的優秀人才🥹

 

特殊選才就是大學端為了讓那些在高中時期甚至更小的時候就有明確的興趣和目標,也累積很多這方面成就或經驗的人有機會繼續在這個領域學習和鑽研(例:有相關實習經驗、得過奧林匹亞比賽的獎、考過SAT、讀資優班......)。有些校系會看在校成績,但不採計學測成績,所以其實偏科是沒關係的,有時候反而更能凸顯你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不一定是壞事喔。這種人通常是少數,或是從小接受體制外教育長大的(如:實驗學校、美國學校、在國外讀書),比較難銜接進體制內大學。像是當時我們班另一位同學錄取中興獸醫,她就是非常確定自己的志向,所以高中三年花很多時間去獸醫診所實習累積經驗,最後達到他們要求的時數,再加上她小時候是在國外受教育,有特殊的成長背景,相較於其他人更容易突出。

 

每個校系都會有自己開的申請資格、繳交資料、評分標準、書審面試需求等等,一定要先仔細閱讀清楚自己是否符合資格再申請。⚠️但但但假設你有一項資料不符合、或是你有任何不太確定自己是否符合資格的地方,千萬不要猶豫,可以打電話去找承辦人問清楚⚠️舉我自己的例子,我當時就是覺得自己有一項資格不符所以不想申請,結果我媽很堅持要打去問,沒想到承辦人說沒關係,反正先送資料再說!😮不過每申請一個系就要付一筆錢,所以還是有把握一點的再申請唄~大家自行衡量囉!我只申請了兩間,交大百川(當時還沒併校)、師大教育而已,第一個初審也沒過XD

 

這是我當年的簡章,主要要先看報考資格的部分有沒有符合,像這種「參與國際性或跨科際整合型計畫或競賽取得優異成果者」就蠻籠統的,感覺偏自我定義XD,我是拿一些參與過的國際性計畫和活動。再來要看書面審查要繳交的資料,像我就沒有第3點「國際課程相關之學習歷程檔案」,但還是送審了哈哈哈哈。其實從該校系的簡章就可以大概知道他們想要怎樣的人才,例如師大教育,我的解讀是有國際相關經驗、語言能力、批判性思考等能力,所以如果有任何可以佐證的資料都可以附在備審裡面!

【 特殊選才申請大學 】|心得分享(上)

下一篇繼續分享備審和面試的過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ny  的頭像
    Sunny

    Sunny Cheng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