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篇介紹完特殊選才是什麼~這篇會分享備審資料要怎麼寫?面試要怎麼準備?想走特殊選才管道要怎麼準備?

 

▶️備審資料怎麼寫?

根據備審資料要求的東西準備,基本的一定有自述、動機、讀書計畫等,內容可以圍繞在你跟這個科系的關聯是什麼,愈能凸顯你的興趣愈好。「我」「經驗」「科系」把握這三個原則把你的經歷和故事串起來,讓評審看了就能被你說服,證明你就是讀這個科系的料!例如:我很喜歡與人接觸、認識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高中時參加印尼的服務學習計畫,寫教案教導當地學生中華文化的課程,並與當地學生進行文化交流在服務的過程中找到教學的成就感,進而發現自己的潛能。剛開始在寫的時候,我覺得很像在編故事,但是事後才發現其實我們只是重新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釐清事實的脈絡而已,這個過程反而能幫助你更了解自己~

 

至於備審資料的部分要仔細閱讀簡章的要求和限制,例如字數、頁數等。我記得我當時糾結在簡章上面說以高中經歷為主,到底要不要放國中經歷呢?因為覺得高中經歷不夠多,所以最後有放,其實我覺得沒關係,重要的應該是你的這些經歷到底有沒有跟你,或是你想就讀的這個科系有關,如果你有辦法把這些都連結起來的話就放吧!這邊推薦一個製作備審的好工具給大家:Canva‼️‼️備審資料除了文字敘述之外,也可以善用工具美編或設計,相信評審看了也會覺得耳目一新的~~😍那時候我是用來製圖,說明我的跨領域學習能力。我在做備審的時候第一次使用的網站,但到大學不管做什麼都會用到的好幫手,不論是海報、簡報、履歷、圖表,各式各樣的設計都可以用,裡面的素材和功能非常多!基本功能和部份素材都是免費的,其餘的需要premium帳號,可以使用學校的mail申請就會過囉~~推推推👍

 

再來,各校系通常會要求附推薦信,建議找對你有足夠瞭解和認識的師長,否則寫起來可能會很空泛,大家通常會找自己的校長,因為對大學端來說更有公信力。我的校系要求兩封推薦信,我找了校長和一位帶我們出印尼志工服務團的地理老師。我那時候有先跟校長面談過,大概說明我的經歷與科系的連結等,接下來就是校長直接寫了推薦信彌封,再加上之前參加過的活動和校長有合照,所以校長就有把照片附在推薦信裡面;地理老師則是直接針對我在印尼團裡面的表現撰寫,像這種我覺得寫起來會更真實更貼近個人特質。我覺得還有一個優勢是校長剛好是師大教育系的校友,地理老師也是師大地理系的校友,可能多少還是有一點加分作用吧我猜XD

 

▶️面試怎麼準備?

這部分應該是大家都很好奇的吧~在收到面試通知後就可以開始準備了,大概只有一兩週的時間!當時我其實沒有什麼頭緒,可以參加學校舉辦的模擬面試,會有輔導老師擔任評審幫你面試,多少還是有點幫助的!雖然我那時候沒參加,是我爸在家幫我模擬面試的XD我記得我是先把該系的系網、校網大致瀏覽過,也有去看課程地圖、課程領域、教授有哪些(可以稍微認一下臉,可能剛好看到面試你的教授哦😎)、該系和該校的學習資源(如:台大三校系統可以跨域選課、師大的輔雙改登記制)等等,盡可能對你的校系有足夠的認識,才不會面試的時候一問三不知!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如果有閒暇時間的話,可以事先讀一些該系教授寫過的期刊,期刊相比論文更好閱讀,比較容易上手,可以了解一下研究主題和內文有哪些。你絕對想不到這個動作對你的幫助是什麼!!我爸當時有先見之明,傳了幾篇我們系上教授寫的期刊給我,我就多少瀏覽一些也沒很認真看,再加上我有在系網上先稍微認一下教授的臉,結果.......我一走進面試的教室裡面,有三位教授坐在前面,我就認出兩位教授了,還是在大家都戴著口罩的狀態下,其中一位是前系主任,剛好系網上有他的名字。更幸運的是,另一位教授我印象深刻,因為剛好我讀到的期刊就是她寫的😚想不到吧,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現在做的任何一點努力會怎麼成為你未來成長的養分!所以說有時候多做一點事、多吃一點虧絕對不是壞事啦~總之我當時就感覺安心了不少呢,回答起來也比較輕鬆!在回答問題時可試著連結你讀過的內容,說是在哪一篇讀到的,這樣幫助你講話更言之有物,而且教授眼睛會為之一亮~~🤩

 

當時我記得沒錯的話,面試時間12分鐘,有2分鐘的自我介紹時間,可以自行選擇用中文或英文,我選擇用英文,因為我覺得依簡章來看,英文應該是他們蠻重視的能力,而且反正可以事先準備就沒什麼關係!自介的部分我基本上是吧我的經歷濃縮成兩分鐘講出來,分成個人特質、經歷、未來想利用的學習資源、為什麼要選我這幾段來講,大家自行發揮就行。剩下的10分鐘都是教授問你回答的時間,三位教授各提出兩個問題,我就照著印象分享給大家ㄌ:


1.備審提到之前參加射箭隊養成批判思考的能力,兩者有什麼關聯?
2.備審提到要輔雙英語系,那為什麼不直接去讀英文系輔教育系?
3.追問2.讀英語系輔教育系也可以學到一樣的東西,為什麼不讀英文系?(主要是想確定你是不是真的適合念本科系)
4.自我介紹提到想修IBEC國際教師學程,請說明你所認知的IBEC是什麼?(就是這題剛好提到我有讀過您的期刊)
5.對華語教學有興趣嗎?(連結IBEC的教學領域)
6.參加過這麼多國際交流的活動,有沒有最印象深刻哪一國的文化衝擊?(這題我二話不說直接回答教育方面、課堂上感受的衝擊)
7.追問6.為什麼覺得印尼教室內秩序很亂?
8.去過不同國家有觀察到和台灣不同的教育制度嗎?(之類的我忘記ㄌ)

 

本來準備很多和教育相關的議題像108課綱等(當時剛推行),結果教授完全沒問,反而一直著重在我備審寫了什麼、活動經歷有什麼反思,所以備審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寫什麼,但每個校系的情況一定都不一樣,我只是提供我的經驗,大家當作參考看看就好哈哈哈!面試當下真的很靠你的臨場反應,所以一定不能讓自己過度緊!不要緊張的方法就是,其實教授只是想更認識你而已,不是要考倒你,面試也不是不能練習的。回答問題之前先在腦中組織個5秒再講,多找老師或同學幫你模擬面試,上網找歷屆的問題,多練幾次,儘量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要太偏頗或極端‼️記得要有組織性,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就是試試看不斷去修改你想講的內容,最後訂出一個最終版本把他練順,慢慢會內化成你的東西這個面試應該會是你第一個從小到大比較正式的面試吧,所以多少有一點緊張都是正常的啦~放輕鬆平常心面對,展現自己最真實的樣子就夠了~加油‼️⛽️💪

 

▶️想走特選怎麼準備?

很多人可能會想問,想走特殊選才管道要怎麼準備?舉我自己的例子,我是意外踏上特選這條路的,而不是目的性的準備。一直以來我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都蠻積極參與的,也會去找很多可以累積學習經驗的機會,像是高中的時候去印尼做志工服務和教課、參加交換學生計畫、擔任接待家庭、自主學習外文等等。後來在選擇申請的校系、閱覽簡章、整理備審資料的時候發現,我的經歷符合一兩個系所需具備的申請資格,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在這部分!如果你現在是高三生,而且跟我的狀況類似的話,那恭喜你~~🎊好的開始已經是成功的一半ㄌ‼️但如果你現在才高一,但很確定自己未來想走特選的話,可以開始瀏覽各校系的簡章,找出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針對他們要求的申請資格和備審資料慢慢準備,一步一腳印,很快機會就輪到你啦,記得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唷🤩

 

最後的最後,希望這篇大長文有幫助到想要走特選的你‼️祝大家申請、面試都順利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ny  的頭像
    Sunny

    Sunny Cheng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